福州名菜肉燕竟始于一個錯誤
搗魚丸誤成“搗肉丸”,這才有了肉燕!關于肉燕的這些故事,你一定沒聽過···
扁肉燕簡稱肉燕,因形似飛燕而得名,是福州宴食中的一道傳統(tǒng)大菜,歷來為民眾所青睞,將之與太平(鴨蛋)等同烹,稱為“太平燕”。
太平燕這道菜在福州地區(qū)的年節(jié)及婚、喪、壽等宴席上,被視為“大菜”。有人說福州菜中可以無“佛跳墻”,不可無“太平燕”,由此可見,“太平燕”在當?shù)厝诵哪恐械牡匚弧?/span>
福州民間宴席上,都有以“扁肉燕”為主料的菜肴,使“扁肉燕”成為一道大眾化名菜,享譽海內外。
百余年前 福州就有肉燕店
肉燕始于閩北浦城,盛于閩中福州,已成為業(yè)內人士和民間文化界人士的共識。
一百多年前的清光緒年間,福州就有多家廚店仿浦城姚金壽用精瘦豬肉、薯粉等原料制作肉燕(肉燕殼,俗稱“燕皮”)。
這種燕皮,傳到省城后迅速形成一個行當,各家店鋪還以各自的品牌融入閩都飲食文化,當年即有“南(臺)聚記,城(里)同利”的說法,這種飲食文化很快得到包括外地文人墨客、有識之士的青睞。
1936年春,郁達夫入閩任職,當他在福州街上走過時,到處都可以聽到木槌捶打精瘦豬肉時與砧板碰撞發(fā)出的聲音,感到很新奇。他在《飲食男女在福州》中寫道:“福州的食品,向來就很為外省人所賞識?!彼€在該文中特別提到:“打從大街小巷走過,看見好些店家,都有一個大砧頭擺在店中,一位壯強的男子,拿了木椎,只在對著砧上的一大塊豬肉,一下一下死勁地敲……后來向福州的朋友一打聽,才知道這就是制肉燕的原料了?!?/span>
搗魚丸誤成“搗肉丸” 燕皮由此而來
相傳,肉燕是由南宋理宗年間浦城籍官員真德秀的家廚林阿榮所創(chuàng)。1234年,真德秀在福州任職時,被宋理宗趙昀召回京都為官。在上京之前他決定回浦城,待祭掃祖塋后再進京面圣。當他們一行到達浦城時,真德秀大張旗鼓地到祖塋祭掃后,回到家中大辦酒席,宴請父老鄉(xiāng)親。操辦酒席的重擔,理所當然落在他的隨行家廚林阿榮身上。
操辦那么多的酒席,光靠林阿榮顯然人手不夠。為了把酒席辦得體面風光,真德秀讓其表兄徐小春(富嶺東湖人)為林阿榮幫廚。
林阿榮吩咐徐小春幫他搗魚丸,由于閩中與閩北方言的差別,徐小春誤聽為搗肉丸。于是徐小春將精瘦豬肉剔筋后敲打成肉泥,端給林阿榮。林阿榮見狀,因時辰已不早,再讓徐小春去搗魚丸為時已晚,又礙于徐小春是真德秀表兄的面子,不便責怪,無奈之余,只得在肉泥中加入本地上等薯粉,用圓木棍碾壓成薄片,切絲入高湯氽熟上桌。
客人見此菜肴色澤晶瑩,食之又葷香嫩滑,宛如燕窩,連聲叫好。這就是肉燕的雛形,當時人們吃的只是燕皮。后來人們將荸薺、豬肉渣作餡,用燕皮將餡料包裹起來,做成形扁如燕的菜肴,浦城人稱之為“打假燕”或“打假燕窩”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后人經(jīng)過不斷研究完善與推陳出新,才使這道佳肴成為今日的“扁肉燕”。
(來源: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福建總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