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蔭翠影共煙?。焊V莸拈艠?

日期:2024-09-12 09:07 來源:方志委
| | | |

  作者:黃河清

  在福州,令我著迷的植物當屬榕樹,那一棵棵高大的榕樹,遠遠望去就是一座座綠色的山峰,一道道綠色的山嶺。當你走近時,就會被那飄飄灑灑婆娑多姿的氣根所吸引。陽光穿過樹葉形成斑駁的光影,投射在一條條褐色柔美的氣根上,發(fā)出幽亮的光澤,仿佛置身于一個迷幻的宮殿中。

  福州的榕樹以樹齡長、歷史久、數(shù)量多而著稱,因此被冠以“榕城”的美稱。史書載,漢高祖五年(公元前202年),越王勾踐后裔無諸被封為閩越王,在福州冶山周圍建起了福建第一座城郭——冶城,并將它作為王都?!耙鄙脚f有古榕,傳為漢時物,其干淡白,枝多亦蕭疏。道光初,風折而枯,其木焚不生焰?!备鶕?jù)這條史料的記載,可見冶山這棵古榕當時的樹齡就有兩千多年之久,如果活到現(xiàn)在可稱得上全國最古老的榕樹。

  時至唐朝之前,榕樹在福州已經(jīng)繁衍生長得十分繁茂。唐代詩人陳翊登上福州城樓,放眼望去,不禁心曠神怡,感慨良多,寫下《登郡城樓》五律一首:“井邑白云間,巖城遠帶山。沙墟陰欲暮,郊色淡方閑。孤徑回榕岸,層巒破積關(guān)。寥寥分遠望,智得一開顏?!倍钤绫还谝浴伴懦恰边@一別稱的,從目前發(fā)現(xiàn)的史料來看是在唐末五代時期,當時福州福清人翁承贊在他的一首詩的題目中,就出現(xiàn)了“榕城”二字了。唐天復年間(901年),閩王王審知大規(guī)模擴城,把屏山、烏山、于山等括入新城,形成后來三坊七巷的雛形。在建城的同時,王審知發(fā)動民眾整治城內(nèi)外河道,使內(nèi)外水道與江海相通,并廣植榕樹,寬闊的土地和豐沛的水源為榕樹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環(huán)境。因此,翁承贊于唐昭宗天祐元年(904年),受詔回福州封王審知為瑯琊王。當翁承贊離開福州時,王審知為他餞行,席間,翁承贊感慨頗多,此地一別,何時才能重返故鄉(xiāng),寫下了“登庸樓上方停樂,新市堤邊又舉杯。正是離情傷遠別,忽聞臺旨許重來。此身替與交親好,今日還將簡冊回。爭得長房猶在世,縮教地近釣龍臺?!痹娮?,詩題為《甲子歲,銜命到家,至榕城冊封,次日,閩王降旌旗于新豐市堤餞別》。榕城之名,就這么一叫千年。

  宋慶歷四年(1044年),蔡襄任福州太守時倡導植榕,據(jù)《三山志》記載:“蔡密學知州日,令請邑傍皆植之,又自大義渡夾道至漳泉,人稱頌之?!痹娫疲骸皧A道松,夾道松,問誰栽之?我蔡公。行人六月不知暑,千古萬古搖清風。”這里所記載的松樹,就是榕樹,至今閩南一帶和莆仙等地仍然把榕樹叫松樹。

  宋治平二年(1065年),62歲的張伯玉從紹興轉(zhuǎn)任福州太守。他到任時,正值夏天,酷熱難耐,病患者多。如何解民之困?張伯玉心里著急。當他了解到榕樹的特性后,采取了“令通衢編戶浚溝六尺,外植榕為樾,歲暮不凋”。這項“編戶植榕”并輔以獎懲的政策,效果非常明顯。張伯玉自己也身體力行,在衙門前種植榕樹,以至于福州“熙寧以來,綠蔭滿城,行者暑不張蓋。”這濃墨重彩的一筆,為后人所津津樂道。

  熙寧元年(1068年)程師孟接任張伯玉任福州太守,他繼承前任植榕的好傳統(tǒng),繼續(xù)倡導植榕,并親自題詩頌揚張伯玉“三樓相望枕城隅,臨去重栽木萬株。試問國人行往處,不知曾憶使君無?”隨后的黃裳、梁克家等等地方官員不但倡導民眾植榕,且率先廣植。

  福州人工植榕,自漢唐宋元明清民國至新中國成立,蔚成薪火傳承的政風民俗。如今榕樹遍布于全城各個區(qū)域和城市重要記憶點,擁有16萬棵之巨,樹齡在百年以上的就有近千棵,城市行道樹50%以上為榕樹。擁有古榕名榕不少于千棵,且全國著名的有多棵,有的列入世界園藝史,有的列入中華名木名錄。走在福州的大街小巷,隨處可見郁郁蔥蔥,高大蒼勁的榕樹,不經(jīng)意間就會遇到那些“明星”榕樹。

  要說榕城最大最有名的榕樹,當屬福州國家森林公園內(nèi)的“榕樹王”。相傳此樹為張伯玉倡導植榕時所栽,至今已近千年,樹干圍徑8米多,樹高20多米,占地2畝,可納千人于樹下,其冠幅達1300多平方米,可謂“榕蔭遮半天”。奇特的是,兩邊樹冠會輪流落葉,也許是當年種下的兩棵樹苗,日久年深,相互纏繞而成的結(jié)果,如今這棵榕樹已成為榕城的象征。

  而最有“胸徑”的榕樹,當屬肅威路裴仙宮里的“第一古榕”。這棵小葉榕王樹干圍徑14.4米,8個人方可合抱,雖“蝸居”在宮內(nèi),卻長年香火鼎盛,這里還有一段神話故事。相傳當年閩浙總督署的師爺姓裴,平素勤政愛民,行善恩澤鄉(xiāng)里。后來棄官修道,道行日深,在這棵古榕旁羽化成仙。眾人感其功德,在榕樹旁建造了“仙爺樓”號“督署裴真人”,這棵古榕也被認作裴仙君的化身。無巧不成書,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日軍在福州城投下一枚炸彈,就曾被這棵古榕茂密的枝椏攔截而未炸,保護了周邊群眾的生命安全,似乎再次印證了榕樹的神話。

  在人潮涌動的楊橋路上曾經(jīng)有條小巷,巷口有座橋,叫“雙拋橋”,據(jù)清代施鴻保的《閩雜記》記述:“相傳昔有王氏子與陶氏女相好,父母奪取志,月夜同投此橋下,故名”。王、陶二人殉情后化身為兩棵榕樹,分別從橋的兩側(cè)發(fā)芽,并在橋中結(jié)為連理,再續(xù)前緣。雖然只是傳說,但“合抱榕”的奇特景觀使它們成為最會“秀恩愛”的古榕。不論世事如何變遷,雙拋橋上的這兩棵合抱榕依然緊緊相擁,成為青年男女見證愛情的打卡地。

  古老的安泰河邊的朱紫坊內(nèi),有一棵最奇特的古榕。以前朱紫坊沿河是有土墻圍垱著,榕樹籽落在圍墻上,生根發(fā)芽,長成騎墻榕。后來風吹雨打土墻倒塌,這棵榕樹的根系完全裸露,蜿蜒的裸根如一道天然屏障立于安泰河沿,鐵干虬枝,盤根錯節(jié),宛如蟠龍騰躍,被稱作“龍墻榕”。

  俗話說“獨木不成林”,可這句話在榕城卻不適用。在馬尾的羅星塔公園內(nèi),有一片占地上千平方米的獨木成林榕 。只見三四十棵大小不一的榕樹拔地而起,須根叢生,既相互獨立,又相互依存,這些榕樹是由一棵因臺風摧倒的古榕繁衍的。這臥地的榕,將氣根一條條地扎入地下,頑強地生長著,當長成很長很粗壯的枝干后又生出氣根扎入地下,變成支柱根,活脫脫的一根柱子支在了枝干下,再往前伸又會有一個新的支柱根接應,這個支柱根自己不分支不長葉,只做支柱,就這樣,一根接著一根,向四面八方伸展開來,形成了一片榕樹林。

  傳說有一棵榕樹因其奇特的造型引得慈禧太后的關(guān)注,這棵榕樹位于五一中路冠正大廈門口,是一棵三樹合一奇榕,名曰“雙龍(榕)戲鳳(楓)”,這里的“龍”是一棵小葉榕和一棵筆管榕,“鳳”是一棵楓樹,榕樹寄生在楓樹的主干上,三樹合抱共生,不同季節(jié)的樹葉呈現(xiàn)出深綠、淺綠、淡紅等不同顏色,別有一番情趣。相傳,最初只有一棵榕樹寄生在楓樹上,百姓戲稱“龍戲鳳”,慈禧太后聞聽后不悅,硬是將楓樹移到榕樹上,改為“鳳騎龍”。一位叫胡孟的隱士得知后,便在楓樹上種了一棵小葉榕,便成了“雙龍戲鳳”。實際上,這是鳥兒或風兒的杰作,無意中將這棵榕樹擠進了“十大奇榕”之列。

  榕樹,它的確太過平凡了,平凡到每一個走過它身旁的人都似乎沒有感覺到它的存在。它沒有偉岸挺拔的軀干,沒有妙曼婀娜的枝葉,沒有鮮艷奪目的花朵,沒有香氣四溢的果實,更沒有什么連城的價值。翠綠的小葉,不驚不咋,默默地度過每一個冬夏,用那巨大的樹冠為往來的人們撐起一片陰涼,為鳥兒孕育滿樹的果實。雨水稀少時葉子也不泛黃給世界以臉色,只是默默地在每一棵的枝干上吐出細細的氣根,迎風飄舞,吮吸著空氣中絲絲的濕潤,去滋潤龐大的樹冠。這些氣根一旦著地,會迅速扎入土地并長成枝干,支撐屬于它的那棵樹干,日久天長,一棵樹就會演化成一片樹林。不管是風或鳥,只要把它的果實帶走,無論是落在墻垣、石縫還是樹叉、屋頂,這棵種子都會不辱使命,靜待時機,發(fā)芽生根,撐出一方蔥翠,演繹著生命的無限繁衍。

  有時想:人們??鄲烙陟F霾的升騰,浮躁于人世的狂熱,在本若曇花一現(xiàn)的人生里,努力刻意地追逐后悔,不遺余力地尋覓遺憾。何不讓榕樹住進心里,讓青春永駐?;蚴菞⒂陂湃~詩意的懷里,吮吸陽光的濃暖,沐浴清風的悠閑,聽年輪裹緊故事,看枝椏長滿感悟,領(lǐng)略永恒的春天。

  歷朝歷代,文人墨客盛贊榕樹的詩詞歌賦不勝枚舉。唐代詩人柳宗元寫有:“宦情羈思共凄凄,春半如秋意轉(zhuǎn)迷。山城過雨百花盡,榕葉滿庭鶯亂啼?!彼未娙送跏劐訉懙溃骸扒尻庪S日遠,翠影共煙浮。物蔭均榮賤,安人異品流。幄帷臨大道,冠蓋俯高樓。避暑疑無夏,當風別等秋?!彼呜┫嗬罹V贊之:“垂一方之美蔭,來萬里之清風?!泵魑蠢韺W家、書畫家黃道周目睹漳州沿海風大沙多水缺,許多樹種難以成活,唯獨榕樹不畏風沙肆虐,不擇環(huán)境優(yōu)劣。于是他極力宣傳種榕樹的好處,還仿屈原《橘頌》文體,寫下傳世名篇《榕頌》,他贊頌榕樹的枝、葉、根、實,還將榕樹“遠避蟲族、不受世悅、譽之不喜、經(jīng)霜不凋”比喻為“仁、清、智、靜”的四美,勉已教人要似榕之高尚、學榕之利人、樹榕之堅定。現(xiàn)代作家冰心感嘆:“故鄉(xiāng)的‘綠,最使我傾倒!……其實最偉大的還是榕樹?!?span lang="EN-US" style="line-height: 150%;">

  榕樹最具靈性,最能造福庇蔭鄉(xiāng)人,世人稱之為榕蔭。千百年來,福州人世代生活繁衍在榕蔭、福蔭之中,并演繹成一種獨特有趣的崇榕文化,這種文化綿延至海峽兩岸,充滿著人情味和神圣感。

  金秋季節(jié),福州裴仙宮,要為宮內(nèi)第一榕過古榕節(jié),古榕樹上披著大紅壽字,兩邊的對聯(lián)上寫著:“勝地清風蓋萬里,古樹美景著千秋?!笔忻駛兗娂妬淼綐湎拢瑸槠渥?,主祭身穿漢服,演繹“三獻”儀式,氣氛隆重熱烈。鄉(xiāng)村的祖廟和神祇旁,多植有榕樹,每逢節(jié)慶,會在榕樹上披掛紅布條,善男信女頂禮膜拜,或求子賜福,或祈求一方平安。

  福州以及閩南、臺灣民間視榕樹為長壽、吉祥的象征,每逢盛大的節(jié)慶,人們會采擷榕枝扎彩樓烘托節(jié)日喜慶氣氛。端午節(jié)這天,人們用榕枝蘸著雄黃酒噴灑庭院以驅(qū)“五毒”。舉凡紅白喜事也都要用到榕枝,如向親友賀婚時,傳統(tǒng)的賀禮上要放一椏箍著紅紙條的榕枝,紅綠相間,分外耀眼,以此寄寓愛情、友誼像榕樹萬古長青。舊時嫁娶,在花轎后面,總有一青年后生拖著一把枝繁葉茂的榕枝跟隨,謂之“拖青”,寓意新娘進門后子孫繁衍、家業(yè)興旺。新娘進洞房后,要把榕枝放置床頂上,表示新娘從此在這里長住下來。老人壽終,也習慣擺放榕樹盆景,表示老人如老榕樹一樣活在人間。說來有趣,民間還有個禁忌,燒火做飯不能燒榕樹的枝葉,俗信“燒榕萬年窮”,還認為古榕樹如人,有著與人一樣的靈魂和靈氣,在村莊入口處都要種植榕樹,視榕樹為庇蔭人的靈樹。福州、閩南一帶在有數(shù)百年樹齡的榕樹下,往往都設有“榕樹公”。逢年過節(jié),人們常常帶小孩到樹下拜祀,然后取一片榕葉用紅線貫穿起來,掛在小孩脖頸以求吉利。臺灣同胞到祖國大陸尋根認祖掛香分靈時,最有特色的是將采擷的榕樹枝葉縛在高高的旗子頂端帶回臺灣。

  榕樹文化是榕城最傳統(tǒng)、底蘊最豐富的文化之一,源遠流長、博大精深、儀態(tài)萬千;榕樹性格是榕城人最出色、最卓越的性格體現(xiàn),有容乃大、不屈不撓、開拓進取。榕城因榕樹而聲名遠播,榕樹因榕城而豐姿多彩。榕樹,就是一首首詩,一曲曲詞,一幅幅絕塵于世的美麗風景;榕城,就是一個個故事,一段段歷史,一本本回味無窮的人間天書。榕城與榕樹,是柔韌與堅強的結(jié)合,是曲回與蒼勁的造型,將繼續(xù)攜手穿越古今,傳承歷史與實現(xiàn),譜寫新的華章!


相關(guān)鏈接: